德國風俗人情:德國的葬禮風俗
在德國萊茵河地域,迄今仍遵照著1個自歐洲中世紀流傳出來的德國風俗習慣:喝臨終酒。人到臨死之際,務必喝一口陳年老酒。聽說這類酒是圣酒,可喚醒逝者亡魂,驅走緊緊圍繞在病床前的招魂惡魔,使臨死者獲得平靜。人到臨死前,親人會將洗禮燭、圣餐燭、圣光燭引燃,并一起引燃一只鮮紅色大焟燭,把他們放到逝者身邊,一要用燈火為亡魂祝愿;二要為亡魂點亮通往天堂之路。
在西方國家信仰天主教的國家,喪禮通常都會教堂舉辦。家中如許多人過世,需先與教堂商談舉喪時間,然后用適當的方法通告親朋好友。除此之外,遺體得用冷水清洗,她們覺得水擁有無限的仙力。它能清潔人的身體、清潔人的內心和生命,能夠祛邪鎮妖。人來臨紅塵要身心的洗禮,離去紅塵還要洗尸,刷洗塵世間的任何罪過。
在教堂舉辦喪禮的這天,親戚朋友手執花束或花圈相繼趕到教堂。最先由牧師或神甫主持人追思禮拜,報名參加喪禮者按事前的分配唱圣詩贊詩、奏哀樂、祈禱、撰寫由喪家出示的逝者平生。教堂喪禮只是全部喪禮的上半部分,下半一部分是在公墓舉辦,只能逝者的親屬、血親和親密無間的朋友報名參加,-般朋友在報名參加完教堂喪禮后就能離開,無須去公墓。
在德國,喪禮多以土葬主導,親朋好友目送遺體下葬在事前特定好的墓室中下葬。大家緊緊圍繞在墓室周邊,為逝者祈禱,愿他告慰、生命升上天堂。應邀參加親朋好友家的喪禮,唯一應送的禮品就是說花束。應送整束的花束,也可送用花束制成的花圈(德國人無需紙花做花圈)。在花束的飾帶上應寫上逝者、吊喪者的姓名及"安息吧"、"永別了"這類的題詞。
在德國(以致全部歐美國家)參加喪禮最需要留意的一點兒是盡量穿灰黑色的衣服褲子,小伙要系灰黑色無圖案的領結,如果不是黑衣服就穿色調黯淡、低沉的衣服褲子,切勿艷麗的服飾。同時,在喪禮上應維持莊嚴肅穆、清靜,切勿高聲談笑風聲,不然就被稱作對喪家的不重視,也看起來自身缺乏教養。全部喪禮從始至終都沉浸于在這種莊重神圣的氛圍中,沒有捶胸頓足、嚎陶痛哭流涕的場景。除開聲小的抽泣聲,大部分人都會思索默禱,靜靜地為逝者送別。
與大家莊嚴肅穆的神色和黯淡的服飾反過來,德目地公墓是姹紫嫣紅、百花盛開的。公墓周圍是綠意盎然的花草樹木,關鍵是一年四季常青的蒼松翠柏。在和暖的時節,百花爭艷,花束既意味著了大家對逝者的緬懷,都是對生者的撫慰。當我想到逝者,大家會到公墓去祭掃、獻花,靜靜的呆上一段時間,以寄予自身的追思。
喪禮舉辦后,喪家有一個喪期。盡管近幾年來對這行的規定不再那么嚴苛,但做為一位新寡的女性在老公剛死以后就穿著打扮得婀娜多姿,經常交際,免不了不招來詆毀。通常規定新寡的女性所穿著打扮應以淡雅的色調主導,除中小型聚會活動外不必報名參加晚會、宴席及場景繁華的大中型交際,親朋好友還要留意不必邀約她參加喜慶的聚會活動,以一段平靜的生活渡過喪期。對增值偶的小伙規定比不上小寡婦嚴苛,但也規定他在必須時期內衣著要規矩些,防止燈紅酒綠的與人溝通。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下一篇:外籍人士如何適應德國移民生活
了解詳細的德國移民福利
請您至少填寫手機號方便您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