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備受優待的老鼠們,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如今國內已經到了2020年,中國也迎來的最新的鼠年。老鼠除去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以外,好像并沒有什么好的名聲。而且在國內一般有鼠的詞也不是什么好詞。比如說:獐頭鼠目、賊眉鼠眼等等。但是有一個國家卻有著不一樣的對待方式。那么國家就是德國。德國對于老鼠來說可謂是十分的優待!
街上鑲嵌著"老鼠石"
在小城埃梅爾恩大街,記者發現街頭立著"捕鼠人路線圖",而地面上也出現一塊塊雕有小老鼠的銅磚。游客們可以循著有小老鼠的銅磚走訪與故事有關的哈默爾恩老市區景點。運氣好的游客還可以碰到一個頭戴尖尖鼠帽、身穿五色彩衣、腳蹬彎月形鞋的捕鼠人。他們是哈默爾恩市旅游局聘請的導游。游客們可以如孩子一樣"尾隨"捕鼠人,體驗《花衣魔笛手》的故事情節。1284年,哈默爾恩爆發了嚴重的鼠患,全城陷了入恐慌。有一天,小城來了一位穿著馬戲團小丑彩衣,自稱可以驅逐老鼠的捕鼠人。當地人向他許諾,如果他能去除鼠患,事后將以重金酬謝。于是,彩衣人掏出笛子吹了起來,笛聲悠悠響起,引出了成群的老鼠。他邊吹邊走,鼠群被引到威悉河邊,紛紛掉入水中被淹死了。但是,小城這時卻反悔不肯拿出酬金,令捕鼠人憤然離去。
幾個星期后,6月的一天,當大人們在教堂做禮拜時,彩衣人又出現在小城的街道上。他吹起了笛子。這一次,跟隨他的不是老鼠,而是全城130多個男孩和女孩。他們蹦蹦跳跳地跟著他,出了城區,進入附近的山林中,再也沒有蹤影。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個傳說基于真實的事件。但是,由于沒有歷史記載,也引發爭議。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小城居民從這個故事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他們把故事記錄下來,代代相傳,在此后的700多年里,用建筑、雕塑、戲劇、美食等不同形式提醒自己,不要違背承諾。
和老鼠有關的景點在小城隨處可見:比如,哈默爾恩教堂內的彩窗圖繪就是關于花衣魔笛手的描繪:市政廳前矗立著捕鼠人噴泉塑像:小城的紅綠燈上也是捕鼠人形象;街道兩邊到處是老鼠和捕鼠人的紀念品……當地退休教師魯迪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些老鼠紀念物告訴小城后輩以及游客,人應該"一諾千金"。
"老鼠尾巴"是一道名菜
要尋找捕鼠人的故事遺跡,不得不提到老城區一條叫本格羅森的狹窄小街。街道兩邊是保存完好的德式傳統木衍架房屋。這條小街就是當年孩子們被帶走的地方。為了懷念失蹤的孩子,街名的意思就是"禁止跳舞奏樂",人們在走過小街時,都會禁聲。房屋木橫梁上還刻有圖文,描述孩子們失蹤的路線。
這條街上有一個名為"婚禮之家"的?它的大陽臺上,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星期天,都會上演音樂劇"吹笛子的彩衣捕鼠人"。大約有80名演員身著古裝重現哈默爾恩的兒童失蹤事件。"婚禮之家"的外墻上裝有報時大鐘,每天上午9點35分多,這口鐘準時奏響《捕鼠人之歌 》,11 點 35 分則會響起《威悉河之歌》。
離開"婚禮之家"往左走幾分鐘,記者來到建于1602年的"捕鼠人之家"餐廳。它是當地最美麗也是最大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筑之一,為了紀念捕鼠人離奇事件所建。現在人們來這里更多是為了享用餐廳中的誘人老鼠美食。最受歡迎的當屬招牌菜---"老鼠尾巴"。據說,當年格林兄弟就坐在餐廳窗前的位子上,一邊聽居民講故事,一邊美滋滋地享用這道菜。不過,現在這道菜的原料已經從老鼠尾巴改為切碎的豬尾巴,配上老鼠形狀的硬面包和色拉,就成了老鼠套餐。
老鼠的積極形象要"感謝中國"
哈默爾恩還有一家被獨一無二的"捕鼠人博物館"。博物館里除了展出小城的歷史見證物外,還有不少展示老鼠積極面的展品,改變了人們對老鼠的看法。尤其是兩年前的一次活體老鼠展覽,受到歐洲媒體的廣泛關注。當時,博物館在專門建造的玻璃屋里展示了14只活體彩色老鼠,并提供了有關老鼠在科學和文化史上的信息。
博物館負責人達博克對記者表示,一直以來,老鼠在歐洲的名聲并不好,被認為給人類帶來疾病,吃掉儲存的谷物,經常咬斷電纜等。特別是中世紀爆發的"黑死病",老鼠被認為是罪魁禍首。達博克說,老鼠是一種聰明的小動物,甚至還是"人類的助手",比如,它們的一項任務就是作為醫學的試驗品,或者在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安哥拉和柬埔寨等國幫助"挖地雷",小老鼠更是孩子們的寵物。
達博克還說:"哈默爾恩的捕鼠人傳說改變了德國人乃至歐洲人對老鼠的偏見。老鼠在中國文化中也一直有積極意義。在十二生肖中,老鼠象征創造力、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堅定、勤奮和聰明。"從2002年起,每年的4月4日還被定為"世界老鼠日"。 達博克認為,隨著2020年中國鼠年的到來,老鼠文化會進一步引起全球關注,也是人們學習老鼠積極面的好時機。
對于德國老鼠的事情我們就說到這里。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德國的事情。那么您可已訪問我們的德國移民網!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上一篇:德國的生活質量為何如此之好
下一篇:2025年德國薪酬最高的城市
了解詳細的德國移民福利
請您至少填寫手機號方便您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