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兒童教育的關鍵在于與人溝通!
校園暴力從古至今都是存在,到如今孩子的教育依舊是一項大問題,在國內家長每天都為此愁白了頭。很多時候當家長第一次接觸孩子,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都做不到正確的引導。很多家長在孩子經受到校園暴力的時候,都會讓孩子以牙還牙,但其實這并不正確。在這點上面德國兒童教育做的卻有著很強的差別!
首先孩子如果選擇以暴制暴,家長沒有及時阻止,甚至是鼓勵,孩子只會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甚至造成人格的扭曲。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強勢,霸道一點,就可以遠離校園暴力。相反的,如果孩子形成了暴力的思想,甚至所有事情都想用暴力解決,只會誘導別人也同樣對待自己。
大家都用拳頭說話,就再也沒有好好相處的可能,這是特別影響孩子健康發育的。因此,如果孩子解決問題的手段不合理,自己也很容易受到傷害。
其次,家長如果認為被欺負就一定要以牙還牙,會造成孩子一有處理不來的事情都想靠打架解決,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首先要想到,打架雙方的力量可能存在懸殊,如果孩子是稍弱的一方,很有可能吃虧。另外,如果兩個孩子都沒有到達需要負責任的法律年齡,即使受到傷害,也沒有任何保障,甚至受害者的家庭會因此受到影響。
所以,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冷靜,千萬不是用錯誤的教育觀念把孩子帶偏。可是要做到的就是耐心的傾聽和恰當的溝通,明白孩子的想法,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最后,如果孩子學會一受欺負就要報復和還擊,會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間存在隔閡,讓其他孩是因為害怕被欺負而遠離。所以,不要認為孩子被欺負就要打回是勇敢的表現。長此以往,孩子會養成愛打架愛欺負人的習慣,家長想等到孩子大一點再做糾正,其實是不恰當的,孩子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再改正。
其實孩子不管是被欺負還是欺負別人,都是家長和老師不愿意看到的。暴力是這樣會讓孩子害怕與人交流,甚至會恐懼與人相處。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被人欺負,應該怎么做呢?可以學學德國家長的做法。
德國的家長在自家孩子受到欺負的后,并不是告訴孩子要打回去,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溝通。雖然溝通可能并不能解決問題,但是一定是適合孩子的最好辦法。其實有的時候不一定真的要打回去。但一定要告訴對方立即停止你的錯誤行為。不然后果自己承擔。
由于現階段的孩子年齡尚小,即使是愛打架的孩子,也會因為對方的氣勢或者威脅而不敢造次。家長想要盡量避免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就要教導會孩子在學校多交朋友,其次要多注意強身健體,讓自己的有健康的體魄也可以讓別的孩子覺得你沒有那么好欺負。
德國兒童教育關鍵在于與孩子溝通,了解如今孩子的想法,在作出正確的引導。并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身上。所以可能這也是為什么德國教育這么受人們歡迎的原因!多謝閱覽!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了解詳細的德國移民福利
請您至少填寫手機號方便您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