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理念介紹,看看德國是如何培養孩子的。
很多人認為德國的教育理念就是讓孩子自由的發揮,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德國在學前教育上更注重的是孩子自理能力、交際能力和規則意識的養成,更多的是對孩子品行的培養。
那么,德國式的教育到底是如何培養孩子的?
1. 尊重孩子天性,避免過早學習知識
德國人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順其自然,過早地學習知識會打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和耐心。所以不要讓孩子過早地學習文化知識,這樣只會讓孩子學得非常吃力而且會對學習產生潛在的恐懼,對孩子今后的學習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很多知識都是具象的,過早的學習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像本來孩子能夠想象到米老鼠,但是你卻早早地告訴他那只是一只老鼠一樣殘忍。
2. 注重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
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培養其獨立做事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飯,整理玩具等,可以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對孩子今后的獨立生活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也能夠有利于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學習。其實生活中就很容易見到30歲了還什么都不會的“巨嬰”,這都是因為在小的時候父母過于寵溺,造成的生活不能自理,不僅對個人是一種傷害,對社會也是一種負擔。
3. 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也能夠刺激孩子的創造能力,讓孩子學習東西更快。良好的表達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學會如何求助、如何買東西,表達愛、表達自己的感情。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學會生活技能,也能夠讓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的情感和情緒。
4.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是讓孩子早早地學會認字自己讀書,而是在父母的幫助下養成閱讀的習慣。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和德國人在閱讀的觀念上是不謀而合的,只不過德國人將閱讀進行得更加認真和細致罷了。父母多陪伴孩子閱讀,閱讀給孩子聽,從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不過這也確實對中國父母是一個挑戰,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也要堅持下去呀。
5. 父母的有效陪伴
在父母愛和溫暖的陪伴中成長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父母多陪伴孩子,能夠讓孩子體會到愛意,愿意表達愛意和關懷,對于孩子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有效地陪伴,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互動有交流的,而不是家長陪著孩子各玩各手機。所以,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也要注重陪伴的質量。
德國教育理念就是這樣,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事情,那么請閱覽我們德國移民網!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了解詳細的德國移民福利
請您至少填寫手機號方便您咨詢